#P3665. 第2题-质数序列
-
1000ms
Tried: 87
Accepted: 19
Difficulty: 4
所属公司 :
科大讯飞
时间 :2025年9月13日
-
算法标签>思维
第2题-质数序列
思路分析
这个问题可以根据质数的数量 m 进行分类讨论,从最小的可能值 m=1 开始逐步分析。这个解法依赖于数论中的一些结论,特别是哥德巴赫猜想。
-
当 m=1 时: 如果 n 可以表示为 1 个质数的和,那么 n 本身必须是一个质数。因此,我们的第一步是检查输入的 n 是否为质数。如果是,那么最小的 m 就是 1。 对于 n≤109 的范围,我们可以通过试除法来高效地判断质数:只需检查从 2 到 n 是否存在 n 的因子即可。
-
当 m=2 时: 如果 n 不是质数,我们接着考虑它是否能表示为 2 个质数的和,即 n=p1+p2。这里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:
-
n 是偶数: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大于 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。例如,10=3+7,20=7+13。虽然这仍是一个猜想,但它在 n≤109 的范围内已经被验证是成立的。因此,如果 n 是一个大于 2 的偶数,答案就是 2。(n=2 的情况在 m=1 时已经处理,因为它本身是质数)。
-
n是奇数: 如果两个数之和为奇数,那么其中一个必然是偶数,另一个是奇数。在质数中,唯一的偶数是 2。所以,如果一个奇数 n 能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,那么表达式必须是 n=2+p,其中 p 是一个奇质数。这意味着 p=n−2。因此,我们只需要判断 n−2 是否为质数。如果是,答案就是 2。例如,9=2+7,因为 7 是质数,所以 9 的答案是 2。
-
-
当 m=3 时: 如果 n 既不能表示为 1 个质数,也不能表示为 2 个质数的和,我们最后考虑 m=3 的情况。 一个数 n 走到这一步,它会具备以下特点:
- 它不是质数(m=1 不成立)。
- 它是一个奇数(因为所有大于 2 的偶数情况已在 m=2 时解决)。
- n−2 不是质数(m=2 对奇数的情况不成立)。
我们希望将这个奇数 n 表示为三个质数的和 n=p1+p2+p3。 我们可以尝试固定其中一个质数为 3(一个奇质数),则 n=3+p2+p3。 移项后得到 n−3=p2+p3。 因为 n 是奇数,所以 n−3 必然是一个偶数。根据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大于 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。 最小的进入此判断的 n 是 27(9,15,21,25 等奇合数都可以表示为 2+质数)。对于 n=27, n−3=24,24 是一个偶数且大于 2,它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,例如 24=5+19。所以 27=3+5+19。 由于所有不满足前两种情况的奇数 n 都大于 5,所以 n−3 必然是一个大于 2 的偶数。因此,这些数总能被表示为 3 个质数的和。 所以,如果一个数不满足 m=1 和 m=2 的情况,那么答案一定是 3。
C++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cmath>
// 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函数
bool isPrime(long long n) {
// 小于2的数不是质数
if (n < 2) {
return false;
}
// 试除法:检查从2到sqrt(n)的数是否能整除n
for (long long i = 2; i * i <= n; ++i) {
if (n % i == 0) {
return false;
}
}
return true;
}
int main() {
// 加速输入输出
std::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std::cin.tie(NULL);
long long n;
std::cin >> n;
// 情况1: n本身是质数
if (isPrime(n)) {
std::cout << 1 << std::endl;
}
// 情况2.1: n是偶数
// n=2的情况已经被isPrime处理。这里n是大于2的偶数。
//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。
else if (n % 2 == 0) {
std::cout << 2 << std::endl;
}
// 情况2.2 和 3: n是奇合数
else {
// 一个奇数要成为两个质数的和,必须是 2 + 另一个质数。
// 所以我们检查 n-2 是否为质数。
if (isPrime(n - 2)) {
std::cout << 2 << std::endl;
} else {
// 如果n是奇合数,且n-2也不是质数,
// 那么n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 (n = 3 + 偶数 = 3 + p1 + p2)。
std::cout << 3 << std::endl;
}
}
return 0;
}
Python
import math
def is_prime(n: int) -> bool:
"""
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函数
"""
# 小于2的数不是质数
if n < 2:
return False
# 试除法:检查从2到sqrt(n)的数是否能整除n
for i in range(2, int(math.sqrt(n)) + 1):
if n % i == 0:
return False
return True
def solve():
"""
主解决函数
"""
n = int(input())
# 情况1: n本身是质数
if is_prime(n):
print(1)
return
# 情况2.1: n是偶数
# n=2的情况已经被is_prime处理。这里n是大于2的偶数。
#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。
if n % 2 == 0:
print(2)
return
# 情况2.2 和 3: n是奇合数
# 一个奇数要成为两个质数的和,必须是 2 + 另一个质数。
# 所以我们检查 n-2 是否为质数。
if is_prime(n - 2):
print(2)
else:
# 如果n是奇合数,且n-2也不是质数,
# 那么n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 (n = 3 + 偶数 = 3 + p1 + p2)。
print(3)
solve()
Java
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
public class Main {
/**
* 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函数
* @param n 要判断的数
* @return 如果是质数返回true,否则返回false
*/
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(long n) {
// 小于2的数不是质数
if (n < 2) {
return false;
}
// 试除法:检查从2到sqrt(n)的数是否能整除n
for (long i = 2; i * i <= n; i++) {
if (n % i == 0) {
return false;
}
}
return true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canner scanner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long n = scanner.nextLong();
// 情况1: n本身是质数
if (isPrime(n)) {
System.out.println(1);
}
// 情况2.1: n是偶数
// n=2的情况已经被isPrime处理。这里n是大于2的偶数。
//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。
else if (n % 2 == 0) {
System.out.println(2);
}
// 情况2.2 和 3: n是奇合数
else {
// 一个奇数要成为两个质数的和,必须是 2 + 另一个质数。
// 所以我们检查 n-2 是否为质数。
if (isPrime(n - 2)) {
System.out.println(2);
} else {
// 如果n是奇合数,且n-2也不是质数,
// 那么n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 (n = 3 + 偶数 = 3 + p1 + p2)。
System.out.println(3);
}
}
scanner.close();
}
}
题目内容
找到一个最小的m,使得存在一个正整数序列 {a1,a2,...,am},满足:
-
a1+a2+...+am=n
-
a 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质数。
输入描述
输入一行一个整数 n(2≦n≦109) 。
输出描述
输出一行一个整数,代表最小的满足条件的 m 。
样例1
输入
9
输出
2
说明
可以构造 a={7,2},其中 7+2=9 ,且 7 和 2 都为质数。
可以证明不存在长度小于 2 的满足条件的序列。
样例2
输入
2
输出
1
样例3
输入
27
输出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