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P4302. 选择题
-
Tried: 1
Accepted: 0
Difficulty: 5
所属公司 :
中国电信
时间 :25年10月26日场
-
算法标签>选择题
选择题
答案
行测
T1
答案: A 解析:
- A:对。 通过整段大街的用时 T=0.6L+600。已知 T=20 min=1200 s,则 L=0.6×1200−600=720−600=120 m。
- B:错。 若 L=88,用时 (600+88)/0.6=1146.7 s≈19.11 min=20 min。
- C:错。 若 L=110,用时 (600+110)/0.6=1183.3 s≈19.72 min=20 min。
- D:错。 若 L=77,用时 (600+77)/0.6=1128.3 s≈18.81 min=20 min。
T2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案例聚焦于“碎片化学习的异化形态”与“针对性干预”,并非泛论数字化工具对认知的整体负面影响。
- B:错。 文段未涉及知识付费的历史演进,与设问无关。
- C:对。 已提出三类“异化形态”和“实施个性化干预”的建议,顺势最可能展开的是分别给出这三类模式的具体矫正方案。
- D:错。 脑机接口技术与文段内容无关,讨论重点不在技术机理而在行为干预。
T3
答案: D 解析:
- A:错。 应先用③“数字化浪潮—各国加大投入”作总起,再由⑤提出“前沿技术+机遇与挑战”的分论点;若以⑤起首再接③,层级倒置。
- B:错。 ⑧是对①“区块链”的转折补充(“然而”提示),应紧随①出现;该序列把⑧放在②④之间,破坏“①→⑧先利后弊”的结构。
- C:错。 ⑤点名将要展开的三类是“区块链、基因编辑、自动驾驶”,应先依次展开这三类;将⑥(气候工程)放到①之前,违背⑤后的并列展开顺序。
- D:对。 ③总起→⑤提出要讨论的三类技术与“机遇/挑战”→分别展开:①(利)→⑧(弊)区块链,②基因编辑(利与伦理),④自动驾驶(利与法规/适应)→⑥补充另一项相关前沿技术气候工程→⑦总结以合作与伦理实现平衡,结构最完整、衔接最顺。
T4
答案: C 解析:
- 由“T与Q相对且T挨着S”,先将 Q 与 T 放在对面,S 挨着 T。
- “P在V的左边”(面向圆心,左邻为顺时针)⇒ V 与 P 相邻,且顺时针为 V→P。
- “R在P的右边第4位”(面向圆心,右为逆时针;逆时针数4位等价于顺时针数2位)⇒ R 在 P 顺时针第2位。
- 据此可排出顺时针次序:Q-R-S-T-V-P,满足全部条件,则 T 夹在 S 与 V 之间。
- A:错。 T 不在 Q 与 R 之间。
- B:错。 R 的左邻为 S。
- C:对。 T 在 S 和 V 的中间。
- D:错。 S 的右邻为 R,而非 T。
T5
答案: D 解析:
- A:错。 “渗染”多指逐渐渗入并带有负面或中性意味,放在“在精神根脉间……数百世”处不当;“短暂”与“数百世、仍被……”明显矛盾。
- B:错。 虽然“不朽”契合第三空,但第二空“渗染”搭配不当。
- C:错。 第二空“滋润”可与“精神根脉”搭配,但第三空“短暂”与语境相悖。
- D:对。 “万民敬仰”与“先知圣者”搭配自然;“滋润”能形容精神文化对人心的长期濡养;“不朽”呼应“数百世、仍被思惟着慕着循着”,语义最顺。
T6
答案: B 解析:
-
设路程为 S。由两种速度到达时间差 6 小时: 8S-12S=6⇒24S=6⇒S=144 km。 希望中午12点到达,则出发时刻不变(由上式可知出发为前一晚21点),所需行程时间为 21:00→12:00=15 小时, 速度 v=15S=15144=9.6 km/h。
-
A:错。 10.4 km/h 到达约 10:51。
-
B:对。 9.6 km/h 可在 15 小时内走完 144 km,正好 12 点到达。
-
C:错。 10 km/h 到达约 11:24。
-
D:错。 9 km/h 到达 13:00。
T7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把②“然而……”放在③之后但又置于措施⑥之前,且②与④⑤(对②的展开)被③隔开,逻辑断裂。
- B:对。 ①总领“资源合理配置是关键”→③提出应然目标“基层承担常见病、推进分级诊疗”→②“然而”转入现实矛盾→④⑤分别展开②(大医院虹吸、基层薄弱)→⑥提出对策“医联体、资源下沉”,⑧以“同时”并列另一对策“发展远程医疗”→⑦归纳提升“优化资源配置…提升效率”。衔接最顺。
- C:错。 将②放到④⑤之后,“然而”不应承接细节,转折对象缺失。
- D:错。 ⑦是总结性句,应置于末尾,而⑧“同时”应与⑥并列,故⑦在⑧之前不当。
T8
答案: A 解析:
- 由均值得:A+B+C=276,B+C+D=273 ⇒ A−D=3 ⇒ D=A−3。
- 因 Adam 第一名、Eve 第三名 93 分且无并列,则恰有两人分数>93。A 最高,且 D=A−3 仅比 A 低 3 分;而 B+C=276−A≤179(因 A≥97),且每人≥88,故 B、C 均<93,第二名只能是 D,于是 D>93。
- 选项中唯一大于 93 的是 94 分;并可举一组满足条件的成绩:A=97,B=91,C=88,D=94,E=93。
- 其余选项(89、91、88、90)均≤93,与“D 为第二名>93”不符。
T9
答案: C 解析:
- 型号A:功率 200 W=0.2 kW。10 000h 用电 0.2×10000=2000 kWh,电费 2000 元;总成本 800+2000=2800 元。
- 型号B:功率 150 W=0.15 kW。10 000h 用电 0.15×10000=1500 kWh,电费 1500 元;总成本 1000+1500=2500 元。
- 差额:2800−2500=300 元。即 B 比 A 少 300 元。
- A:错。 将电费差额 500 元与购置价差 200 元未合并会误得 400。
- B:错。 忽略电费差额。
- C:对。 综上应为 300。
- D:错。 计算差额错误。
T10
答案: A 解析:
- A:对。 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,是厚植共同福利的有效举措”虽常见搭配是“福祉”,但语义通顺;“坚持‘九二共识’是保障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”是固定表述;“中国人民的意志坚如磐石,绝不会妥协退让”搭配最有力。
- B:错。 “政治前提”不如“政治基础”为常用固定搭配,“坚定不移”多修饰立场/行动,放在“意志”上气势偏弱。
- C:错。 “市场、条件、始终如一”与语境不符。
- D:错。 “经济基础、明确坚决”搭配生硬,语义不当。
T11
答案: B 解析: 设五门课成绩为 a,b,c,d,e。给出的 10 个数是两两和之和。 两两和的总和为
S=i<j∑(xi+xj)=(n−1)∑xi=4(a+b+c+d+e).把 10 个两两和相加:
158+161+163+166+169+171+173+176+179+181=1697.故
a+b+c+d+e=41697=424.25,平均分
5424.25=84.85.- B:对。 84.85 分
- 其余选项与计算不符。
T12
答案: D 解析:
- A:错。 把③“全球化、数字化冲击导致濒危”等问题放到⑤“加强保护”之后,出现“先对策、后问题”的倒置。
- B:错。 ②后直接接④,同样是“先问题②④再补问题③”的跳跃,逻辑链不顺。
- C:错. 把⑥放在⑤之前,造成“先具体做法(社区博物馆、档案馆)后再提总体举措(建立基金、培训)”,层次颠倒。
- D:对。 ①总起非遗价值 → ②列举内容 → ③④承接说明现实困境(濒危、商业化滥用) → ⑤总体对策(基金、培训) → ⑥⑦具体路径(社区博物馆/数字档案、虚拟现实) → ⑧总结性原则(尊重本源、激发活力,活态传承),结构完整、先总后分、先问题后对策。
T13
答案: C 解析:
- 文段给出三种可能成因:视觉诱发信号被触觉皮层误读、小脑的运动预测信号溢出、杏仁核引发的生理性错觉;并建议若无癫痫样放电,可视为神经系统的自然适应性调试。
- A:对。 “运动预测信号溢出”在报告中被列为原因。
- B:对。 非病理性的幻触被视为适应性调试的表现。
- C:错。 文中未提“显著提升学习效率”,与报告不符。
- D:对。 视觉诱导信号被误读被列为原因之一。
T14
答案: D 解析: 数列为连续奇数的平方:152=225, 132=169, 112=121, 92=81,下一项应为 72=49。
- A:50:不符合“奇数平方”规律。
- B:56:不符。
- C:64:虽然是平方但为 82,打破奇数递减规律。
- D:49:72,符合规律。
T15
答案: C 解析:
- 前组“调色板:画架:画笔”皆为绘画工具;
- 后组应对应为教学工具:“教科书:课程计划:粉笔”。
- A 画:是作品,不是工具。
- B 老师、D 艺术家:是从事者而非工具。
- C 粉笔:与“画笔”对应,为教学中的书写工具。
T16
答案: C 解析: 数列相邻差为:10−7=3、16−10=6、28−16=12、52−28=24,呈 ×2 扩张(3、6、12、24)。 所以下一差为 48,下一项 52+48=100。
- A 104:对应差为52,不符合翻倍规律。
- B 96:差44,不符。
- C 100:差48,符合规律。
- D 88:差36,不符。
T17
答案: C 解析:
- 观察前四格: 外框形状依次为 圆 → 方 → 三角 → 圆,呈“圆-方-角”循环; 内部实心图形依次为 方 → 三角 → 圆 → 方,同样按“方-角-圆”循环。 因此下一格应为:外框=方形,内部=三角形。
- A:错。 外框为三角形,不符合外框应为“方形”的规律。
- B:错。 外框为圆形,不符。
- C:对。 外框方形、内部三角形,完全符合两条循环规律。
- D:错。 内部应为三角形而非圆形。
T18
答案: D 解析: 先看图 X:黑点位于圆内、三角形内、正方形外(圆被下方正方形切去一部分,点在其上半且处在与三角形重合但不在正方形里的区域)。 对比四图:
- A(4):错。 圆被正方形完全包围,圆内即方内,不可能在“方外”。
- B(2):错。 三角形基本位于正方形内,圆与三角形的交集也在方内。
- C(3):错。 圆与三角形的重叠落在左侧的大正方形内。
- D(1):对。 圆与三角形在右上方有重叠,且该重叠部分在正方形之外,满足“圆内∩三角形内∩正方形外”的条件。
T19
答案: C 解析:
- 关系抽取: 图一组中“房子 : 帐篷”= 同属居所,右者是左者的简易/可移动、布篷覆盖的版本。
- 类比迁移: “汽车 : ?”应选一类车辆,且是汽车的简易/篷布版。
- A:错。 轮胎是“部分—整体”关系,不符。
- B:错。 帽子与车辆无关。
- C:对。 “篷车/马车”是车辆的简易、篷布覆盖的版本,对应“房子—帐篷”的关系。
- D:错。 桌子与车辆无关。
T20
答案: C 解析:
- 文段给出:2025年7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.3%,且“降幅比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”。
- “收窄0.4个百分点”表示上月(6月)的降幅更大: 0.3%+0.4%=0.7%。
- 故 2025年6月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.7%。
T21
答案: C 解析:
- 表中“加工工业价格”7月同比降幅为 3.1%,1—7月同比为 -2.8%。 由此得前6个月平均降幅: 76xˉ+(−3.1)=−2.8⇒xˉ=−2.75%。 由于 -3.1% < -2.75%,说明7月降幅更大,从而拉低了累计值(累计降幅加深)。故选 C。
- A:错。 无法推出6月同比降幅“一定大于3.1%”。
- B:错。 前6个月平均仅 -2.75%,不大于3.1%。
- D:错。 不能据此断定“前6个月每个月都小于3.1%”。
T22
答案: D 解析: 先看表中“主要行业出厂价格(同比)”:
- ①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:-23.0% → 绝对值 23.0
- ③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:-12.6% → 绝对值 12.6
- ②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:+2.2% → 绝对值 2.2
- ④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:+1.7% → 绝对值 1.7 按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:① > ③ > ② > ④。 故选 D。
T23
答案: B 解析:
- 文段给出:7月PPI同比下降3.6%;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拉动PPI下降约3.20个百分点。
- 贡献率 =3.63.20≈0.889,即约 88.9%。
T24
答案: A 解析:
- ① 对。 生活资料同比:食品 -1.1%、衣着 -1.0%、一般日用品 +0.6%、耐用消费品 -3.5%,仅“一般日用品”同比上升。
- ② 对. 购进价格环比中: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+0.7%,其余大类均≤0(如燃料动力 -0.6%、黑色金属材料 -0.7%…),因此它是唯一上涨的大类。
- ③ 对。 1—7月累计:购进价格 -3.2%,出厂价格 -2.9%,购进降幅更大。
- ④ 对。 7月生活资料环比:食品 0.0%、衣着 -0.1%、一般日用品 -0.2%、耐用消费品 -0.6%,降幅以耐用消费品最大。 因此正确的有 4 项。
T25
答案: C 解析:
- 观察前两图:左图为“圆中含三角”,右图把圆元素转成左侧半圆凸起,把三角元素转成右侧小三角凸起,即“内含的两个元素分别外移到左右两侧”。
- 第三图仍是“圆中含三角(针形)”,据同样规律,应在左侧出现半圆凸起、右侧出现三角凸起。
- 选项 3 正符合这一特征。
专业
T26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用公式 λ=fc。c≈3×108 m/s,f=3.5×109 Hz,得 λ≈3.5×1093×108≈0.086m,不是公里量级。
- B:对。 计算值 0.086 m=8.6 cm,与该选项一致。
- C:错。 8.6 m 比正确结果大了 100 倍。
- D:错。 8.6 mm=0.0086 m 比正确结果小了约 10 倍;若频率是 35 GHz 才会到这一数量级。
T27
答案: A 解析:
- A:对。 宏是在预处理阶段生效的标记,可用
#undef取消;而const定义的是只读对象,属于编译期/运行期语义,不能用预处理指令“取消定义”。 - B:错。
const int MAX_POWER = 20;定义的值在程序中不可修改(强行去除 const 修改属未定义行为)。 - C:错。
#define ADD(a,b) a+b展开是纯文本替换:ADD(2,3)4→2+34,结果为36(并非 20),也说明宏需加括号。 - D:错。 宏替换发生在编译前,宏本身没有类型,定义
#define MAX_POWER 20时不会做类型检查;只有在使用处的表达式才会按上下文进行类型检查。
T28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
long long是 64 位整数,范围远超 0–100,内存/缓存开销不必要。 - B:对。
int可精确表示 0–100 的整数,实现高效、语义合适(若需更省内存可用unsigned char/uint8_t,但不在选项中)。 - C:错。
float为浮点数类型,表示整数会引入不必要的浮点开销与潜在舍入问题。 - D:错。
double开销更大(64 位浮点),与需求不符。
T29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行(列)只有两种:r1=r4=[0,1,1,0],r2=r3=[1,0,0,1],故秩 ≤2,不可能是 4。
- B:对。 取 r1,r2,若 ar1+br2=0,由各分量得 a=b=0,两行线性无关,故秩 =2。
- C:错. 因为 r3=r2、r4=r1,最多两维,不可能是 3。
- D:错。 r1 与 r2 已线性无关,秩至少为 2,不是 1。
T30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调整执行优先级属于调度/策略问题,与备忘录模式无关。
- B:对。 备忘录模式的核心是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,捕获并保存对象的状态快照,以便在需要时恢复。这正是为信令处理过程留痕、可回溯的目的。
- C:错。 描述的是审计规则与内容的依赖建模,并非状态保存/恢复。
- D:错。 “提供全局唯一入口”更像单例/外观等模式的目标,不是备忘录模式的价值点。
T31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指数分布生存函数 P(T>t)=e−λt。取 λ=0 或 t=0 才可能为 1,这里不成立。
- B:错。 0.200 是参数 λ 的数值,不是生存概率。
- C:对。 题中单位为“万小时”,超过 1 万小时时 t=1,故 P(T>1)=e−0.2≈0.819。
- D:错。 0.181 为 1−0.819,对应的是在 1 万小时内失效的概率,而非“超过 1 万小时”。
T32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288 W 不是本题所求;像是把效率当成约 83% 或其他误算得来。
- B:错。 48V×5A=240W 为输出功率而非输入功率。
- C:对。 效率 η=Pout/Pin=0.9,故 Pin=Pout/η=240/0.9≈266.7W,取整为 267 W。
- D:错。 216 W 为 Pout×η,是把效率用反了。
T33
答案: A 解析:
- A:对。 到达可视为强度 λ=2/min 的泊松过程,5 分钟内计数 N∼Poisson(λt)=Poisson(10),期望 E[N]=λt=2×5=10。
- B:错。 5 是把 5 分钟误当成期望次数,忽略了到达率。
- C:错。 8 与 λt=10 不符。
- D:错。 2 是每分钟的平均数,不是 5 分钟窗口内的期望次数。
T34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
p是指向结构体的指针,成员应使用p->time访问;且代码中未声明Signaling s;。 - B:错。
p未初始化且用的是.而不是->,既未指向有效对象又使用了错误的成员访问方式。 - C:对。 先定义结构体变量
Signaling s;,再用strcpy(s.time, "12:30:45");向char time[20]复制字符串(长度 9 含终止符,小于 20),写法正确。 - D:错。
s是对象而非指针,成员应使用.访问,s->signal用错了运算符。
T35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热量 Q=P×t。2000W×60s=120000J,不是 200000J(相当于算成 100 s 了)。
- B:错。 60000J 相当于只算了 30 s 或把功率当成 1000W。
- C:对。 Q=2000×60=120000J。
- D:错。 2000J 仅为 1 s 内的热量转移。
T36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干涉用于测量与相位相关的现象,不能保证光在光纤中长距离不泄露。
- B:错。 偏振描述振动方向,与约束光在光纤内传导无直接因果关系。
- C:对。 光纤芯折射率高于包层,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在芯-包层界面发生全反射,使光沿纤芯被反复反射而低损传输。
- D:错。 衍射会导致光束发散,恰与“防止泄露、保持传输”目标相反。
T37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令 F(R)=R2+4R,求导 F′(R)=(R2+4)24−R2。极值点满足 4−R2=0⇒R=2(R>0),不是 8。
- B:对。 当 R=2 时取极大值;两侧 R<2 时 F′(R)>0,R>2 时 F′(R)<0,确为最大点。
- C:错。 R=4 已在递减区间,函数值更小。
- D:错。 R=1 位于增区间内,未达到最大值。
T38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令 E(R)=−R3+6R2+15,E′(R)=−3R2+12R=−3R(R−4)。R=6 不是驻点。
- B:错。 R=3 也非驻点。
- C:对。 R>0 的驻点为 R=4。二阶导 E′′(R)=−6R+12,E′′(4)=−12<0,为极大值点,能耗效率最大。
- D:错。 R=2 非驻点,不是最优解。
T39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内核常驻页通常被锁定为不可换出(non-pageable)。
- B:对。 多数页面置换策略(LRU/Clock 等)倾向淘汰长时间未访问的冷页,因此上次访问已很久的页面最可能被换出。
- C:错。 正在写回磁盘的页处于 I/O 过程中,被“占用/锁定”,不会再被选为新的受害页。
- D:错。 最近频繁访问的是热点页,置换算法会尽量保留而非淘汰。
T40
答案: D 解析:
- A:错。 总线仲裁解决设备争用总线的先后次序,不提供进程/任务级内存隔离。
- B:错。 磁盘阵列(RAID)面向存储可靠与吞吐,与内存隔离无关。
- C:错。 缓存机制提升访问速度,不负责地址空间隔离。
- D:对。 虚拟内存通过“独立虚拟地址空间 + 页表 + 访问权限(PTE 权限/页保护)”将不同任务的内存相互隔离,满足多基站任务并行的安全需求。
T41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与“恰好 2 次”的概率公式不符。
- B:对。 泊松过程参数 λ=1.5/min。

- C:错。 0.334 是 P(N=1)=e−1.5⋅1.5 的值。
- D:错。 0.125 是 P(N=3)=e−1.53!1.53 的值。
T42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先算
,再算
,不是 [520]。 - B:对。 连续处理结果 B⋅A⋅X=[1015]。
- C:错。 [205] 与计算结果不符。
- D:错。 这是把元素调换后的错误结果。
T43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
i未初始化(若初值未知则循环次数不确定),虽有i++但不能保证正好 10 次。 - B:对。
for (int i=1; i<=10; i++) { send_data(); }从 1 到 10 共执行 10 次,语法与语义都正确。 - C:错。
while的括号中不能写初始化与自增;应先定义并在循环体/外部更新。 - D:错。
for (int i=0; i<10)缺少第三个表达式的位置及其分号,语法错误;正确写法应为for (int i=0; i<10; ) { send_data(); i++; }。
T44
答案: A 解析:
- A:错。 递归通常有函数调用/栈维护开销,效率一般低于等价的非递归实现(除少数可被编译器做尾递归优化的情况)。
- B:对。 每次递归调用都会分配新的栈帧保存返回地址与局部变量。
- C:对。 递归逻辑都可用循环与显式栈/队列等数据结构改写为非递归实现。
- D:对。 必须设置终止条件;否则会无限递归导致栈溢出(stack overflow)。
T45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邻接矩阵用于图连通关系,空间为 O(n2),面对庞大的“源/目的IP”组合极其低效。
- B:错。 平衡二叉搜索树查询为 O(logn),比哈希表慢。
- C:对。 哈希表可将“(源IP, 目的IP)”作为复合键,平均 O(1) 查找,最适合做快速路由/转发表查询。
- D:错。 有序数组需二分查找 O(logn),且更新代价高,不适合高频查询与更新的场景。
T46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邻接矩阵用于图连通关系,空间为 O(n2),面对庞大的“源/目的IP”组合极其低效。
- B:错。 平衡二叉搜索树查询为 O(logn),比哈希表慢。
- C:对。 哈希表可将“(源IP, 目的IP)”作为复合键,平均 O(1) 查找,最适合做快速路由/转发表查询。
- D:错。 有序数组需二分查找 O(logn),且更新代价高,不适合高频查询与更新的场景。
T47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只有成功率为 1 才会得到 1.00,这里单次成功率为 0.9。
- B:错。 0.90 是只尝试一次的成功率,未考虑重试。
- C:对。 至少一次成功 =1− 两次都失败 =1−(1−0.9)2=1−0.12=0.99。
- D:错。 0.81 是两次都成功的概率 0.92,而非“至少一次成功”。
T48
答案: C 解析:
- A:错。 S(t)=t+12t+3=2+t+11,极限不为 3。
- B:错。 极限不是 1。
- C:对。 当 t→∞,t+11→0,故 limt→∞S(t)=2。
- D:错。 该比值不会趋于 0。
T49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特征多项式
根不是 −1,1。 - **B:对。
,特征值为 1 和 2(亦与迹 3 与行列式 2 相符)。 - C:错。 2,4 与多项式根不符。
- D:错。 3,−2 与多项式根不符。
T50
答案: B 解析:
- A:错。 x=5,y=0⇒3x−y=15=7。
- B:对。 由 x+y=5⇒y=5−x。代入 3x−y=7 得 3x−(5−x)=7⇒4x=12⇒x=3,故 y=2,即 (3,2)。
- C:错。 x=4,y=1⇒3x−y=11=7。
- D:错。 x=2,y=3⇒3x−y=3=7。
一、行测
1、在一次游行活动中,游行队伍排成一列通过长度为600米的大街,他们行进速度为0.6ms,该队人员全部通过大街用时20分钟,则这个队伍长度为多少米?() {{ select(1) }}
- 120
- 88
- 110
- 77
2、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敏每天通过智能手环监测专注时长,用打卡App记录读书进度,却在月末发现实际知识吸收率不足20%。研究揭示这类“碎片化学习'可归为资讯焦虑型、仪式依赖型、数据虚荣型三类异化形态。行为科学专家建议,针对不同学习异化模式需实施个性化干预。根据上述案例,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讨论: {{ select(2) }}
- 数字化工具对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
- 知识付费产品的历史演进路径
- 三类学习异化模式的具体矫正方案
- 脑机接口技术对学习效率的提升机制
3、①区块链技术不仅在加密货币领域,还在供应链管理、智能合约等方面展现出潜力,能提升透明度和效率。 ②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的进步为遗传病治疗和作物改良提供了新途径,但涉及基因改造的伦理问题不容忽视。③当前数字化浪潮下,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核心动力,各国竞相制定战略,加大研发投入。④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有望减少交通事故并优化交通流量,但其大规模应用需要法律框架的更新和社会适应。 ⑤包括区块链、基因编辑、自动驾驶在内的新兴技术为解决环境、健康等问题带来可能,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。 ⑥气候工程如碳捕获技术的发展为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手段,但其长期生态影响和跨国合作机制仍需深入探讨。 ⑦尽管新兴技术带来利弊并存,但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伦理的引导,人类能够实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。 @然而,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也导致能源消耗剧增与监管滞后,需建立国际标准以规范其发展。 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: {{ select(3) }}
- ⑤③①⑧④②⑥⑦
- ③⑤②④⑧①⑥⑦
- ③⑤⑥①⑧②④⑦
- ③⑤①⑧②④⑥⑦
4、六个女孩围坐成一个圈,面向圆心。它们是P、Q、R、S、T、V。T坐在S旁边且和Q相对。P在V的左边。R在P的右边第 4 位。请问T的位置在哪儿() {{ select(4) }}
- 在Q和R的中间
- 在R的左边相邻
- 在S和V的中间
- 在S的右边相邻
5、雪山的凛冽与兽潭的澄澈,淬炼出空灵深邃的智慧与悲悯苍生的胸襟,终令那位____的先知圣者顿悟玄机,结庐修行。于这缥缈幽寂浩浩汤汤的云雾深处,篆刻着上古卷轴中的悟道箴言,在代代子民的精神根脉间____了数百世,仍被思着慕着悟着循着,凝为一股____的力量。 {{ select(5) }}
- 万民敬仰 浸染 短暂
- 众生嘲讽 浸染 不朽
- 众生嘲讽 浸润 短暂
- 万民敬仰 浸润 不朽
6、小红骑自行车从X镇到Y镇,以12千米/时的速度行进,上午9点到达Y镇;以8千米时的速度行进,下午3点到达Y镇。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达Y镇,那么应当以怎样的速度行进? {{ select(6) }}
- 10.4千米时
- 9.6千米/时
- 10千米时
- 9千米时
7、①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关键。 ②然而,大医院过度拥挤与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闲置的矛盾依然突出。 ③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更多常见病诊疗任务,促进分级诊疗。④三级医院集中了大量专家和先进设备,形成虹吸效应。 ⑤一些社区医院设备陈旧,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。 ⑥为此,政府推动医联体建设,引导优质资源下沉。 只有优化资源配置,才能缓解看病难问题并提升整体医疗效率。 @同时,发展远程医疗技术,促进跨区域医疗协作。 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: {{ select(7) }}
- ①④⑤③②⑥⑦⑧
- ①③②④⑤⑥⑧⑦
- ①③④⑤②⑥⑧⑦
-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
8、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,Adam、Bob、Catherine、David、Eve五个人的得分都是大于87的整数。如果Adam、Bob、Catherine的平均分为92分,Bob、Catherine、David的平均分为91分,Adam是第一名,Eve是第三名得93分,名次没有并列。则David的得分是() {{ select(8) }}
- 94分
- 89分
- 91分
- 88分
- 90分
9、某公司计划购买一批冰箱,型号A的冰箱每小时耗电200瓦,单价800元;型号B的冰箱每小时耗电150瓦,单价1000元。若两种冰箱的使用寿命均为10000小时,每度电价格为1元。则每万小时型号B冰箱的总使用成本比型号A冰箱的少多少元? {{ select(9) }}
- 400
- 200
- 300
- 100
10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,是厚植共同____的有效举措。坚持"九二共识·是保障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____。对于任何分裂行径,中国人民的意志____,绝不会妥协退让。 {{ select(10) }}
- 福祉 基础 坚如磐石
- 利益 前提 坚定不移
- 市场 条件 始终如一
- 经济 基础 明确坚决
11、王磊同学期未考试五门课程的成绩两两相加,得到158、161、163、166、169、171、173、176、179、181分,共10个结果问王磊同学这五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是() {{ select(11) }}
- 88.6
- 84.85
- 87.4
- 83.65
- 86.25
12、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集体智慧,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。 ②传统手工艺、民俗节庆、口述文学、民间舞蹈等构成了非遗的核心内容。 ③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冲击下,大量非遗项目因传承人老龄化面临消亡危机。 ④商业化滥用导致部分非遗丧失原真性,沦为浅薄的表演符号。 ⑤为加强保护,各国建立专项基金并开展传承人培训计划。 ⑥社区博物馆与数字档案馆将非遗转化为互动展品,吸引年轻群体参与。 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传统仪式场景,使非遗呈现动态化传播。 ⑧只有尊重文化本源并激发创新活力,非遗才能实现活态传承。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:
{{ select(12) }}
- ①②④⑤③⑥⑦⑧
- ①②④③⑤⑦⑥⑧
-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
-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
13、某科技公司在开发VR触觉模拟系统时,测试员频繁报告『感知错位】现象:未设置触觉反馈的虚拟物品却产生真实触感。神经学家介入后发现,这种现象被称为「幻触』。社交媒体热议其可能代表人体第六感觉醒,但研究简报明确驳斥该猜想,报告指出三种可能成因:触觉皮层错误解读视觉诱发的神经信号;小脑运动协调模块的预测信号溢出;杏仁核在沉浸环境中引发的生理性错觉。该现象需警惕吗?脑科学团队建议,若无伴随癞病样放电,可视为神经系统的自然适应性调试。根据报告,错误的是: {{ select(13) }}
- 运动预测信号溢出或引发感知偏差
- 非病理性的幻触属于神经系统适应表现
- 幻触现象可显著提升人类学习效率
- 视觉诱导神经信号错译可能导致幻触
14、225、169、121、81、() {{ select(14) }}
- 50
- 56
- 64
- 49
15、调色板:画架:画笔
教科书:课程计划:() {{ select(15) }}
- 画
- 老师
- 粉笔
- 艺术家
16、7,10,16,28,52,() {{ multiselect(16) }}
- 104
- 96
- 100
- 88
17、从所给四个选项中,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,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()

{{ multiselect(17) }}
18、请选择满足与图 x中相同的点放置条件的图形()

{{ multiselect(18) }}
- (4)
- (2)
- (3)
- (1)
19、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合适的放到下面第二组图片空白处,使两组图片具有类比关系()

{{ multiselect(19) }}
20-24
2025年7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.2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.3%,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.2收起个和0.4个百分点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.6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.5%。1到7月平均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.9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.2%。7月份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.3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.20个百分点。其中,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4.0%,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.4%,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.1%。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.6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42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价格下降1.8%,衣着价格下降0.1%,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.6%,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.5%。 7月份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.2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17个百分点。其中,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.2%,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.1%,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.3%。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2%,影响工业 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06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价格持平,衣着价格下降0.1%,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.2%,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.6%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,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1.4%,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.7%,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.6%,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.5%,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.1%;农副产品类价格持平;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.7%。
20、2025年6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多少? {{ multiselect(20) }}
- 0.8%
- 0.6%
- 0.7%
- 0.5%
21、以下正确的是
{{ multiselect(21) }}
- 2025年6月同比降幅一定大于3.1%
- 2025年前6个月加工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均值大于3.1%
- 2025年7月降幅扩大导致累计降幅加深
- 2025年前6个月加工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均小于3.1%
22、2025年7月,下列行业出厂价格同比涨跌幅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: ①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②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③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④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
{{ multiselect(22) }}
- ①>④>③>②
- ①>③>④>②
- ③>①>②>④
- ①>③>②>④
23、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PPI总降幅的贡献率约为:
{{ multiselect(23) }}
- 94.3%
- 88.9%
- 91.5%
- 85.7%
24、根据2025年7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数据,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项?① 7月生活资料中,仅一般日用品价格同比上涨。② 有色金属是工业生产者购进中唯一环比上涨的大类,③ 1-7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降幅大于出厂价格④ 7月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降幅是生活资料中最大的。
{{ multiselect(24) }}
- 4
- 2
- 3
- 1
25、从所给选项中,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到问号处,使下图中后两个图和前两个图具有相同的规律()
{{ multiselect(25) }}
- 4
- 2
- 3
- 1
二、专业
26、某5G基站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 3.5GHz(1GHz=109Hz),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约等于()。(光速 c≈3×108 m/s) {{ select(26) }}
- 8.6km
- 8.6cm
- 8.6m
- 8.6mm
27、在 5G 基站的配置程序中,关于宏定义和常量的说法正确的是() {{ select(27) }}
- 宏定义可以通过 #undef 取消定义,而 const 常量不能
- const int MAX_POWER=20;定义的常量在程序运行中可以修改
- 宏定义#define ADD (a,b)a+b 执行 ADD (2,3)4 时结果为 20
- #define MAX_POWER 20 定义的 MAX_POWER 在编译时会进行类型检查
28、在 5G 基站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中,需要定义一个变量存储每次采集的信号强度(范围为 0-100 的整数),以下变量定义最合适的是() {{ select(28) }}
- long long signal;
- int signal;
- foat signal;
- Ddouble signal;
29、某通信网络中有4个节点,其连接状态可以用一个邻接矩阵A表示,其中 'A[i][j]]=1' 表示节点:i和j之间有直接连接。矩阵 A 如下所示:$A=\left[\begin{array}{llll}0 & 1 & 1 & 0 \\1 & 0 & 0 & 1 \\1 & 0 & 0 & 1 \\0 & 1 & 1 & 0\end{array}\right]$该连接矩阵的秩(Rank)是()。
{{ select(29) }}
- 4
- 2
- 3
- 1
30、在设计云资源池的用户信令审计系统时,为完整记录信令处理过程以便追溯,通常采用设计模式中的"备忘录模式”保存关键状态,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() {{ select(30) }}
- 动态调整审计策略的执行优先级
- 封装信令处理的状态快照以便按需恢复
- 定义审计规则与信令内容的依赖关系
- 提供全局唯-的审计日志访问入口
31、某个“光模块”的寿命'T'(单位:万小时)服从参数为''λ=0.2'的指数分布。那么该模块能正常工作超过1万小时的概率是()。(提示:’e−0.2≈0.819‘) {{ select(31) }}
- 1.000
- 0.200
- 0.819
- 0.181
32、一个为“云资源池”供电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 48V,当它驱动一台服务器运行时,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5A。如果该模块的电能转换效率为90%,则该模块从电网获取的输入功率是()W。 {{ select(32) }}
- 288
- 240
- 267
- 216
33、某5G基站小区的用户信令到达服从泊松过程,平均每分钟2次。5分钟内到达的用户信令期望次数为()。 {{ select33 }}
- 10
- 5
- 8
- 2
34、在用户信令的结构体处理中,定义如下:
typedef struct {
int signal;
char time [20];
} Signaling;
以下关于结构体变量的操作正确的是()
{{ select(34) }}
- Signaling *p=&s; strcpy (p time, "12:30:45");
- Signaling "p; p.signal = 5;
- Signaling s; strcpy (s.time, "12:30:45")
- Signaling s; s->signal = 5;
35、某5G基站的室外机柜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热量,其散热系统的制冷功率为2000W。假设在1分钟内,散热系统将产生的热量全部转移到外界空气中,这个过程转移的热量为()J {{ select(35) }}
- 200000
- 60000
- 120000
- 2000
36、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,光模块通过光纤传输信号。光能在光纤中传输几百公里而不发生明显泄露,其所依赖的核心物理原理是() {{ select(36) }}
- 光的干涉
- 光的偏振
- 光的全反射
- 光的衍射
37、为评估5G基站边缘“单位新增覆盖用户信令增益”,定义 F(R)=R2+4R,R>0。使 F(R) 最大的 R 为()。
{{ select(37) }}
- R=8
- R=2
- R=4
- R=1
38、一个5G基站的能耗效率模型 'E(R)'与其覆盖半径 'R'(km) 的关系为 'E(R)=−R3+6R2+15',其中 'R>0' 。为达到最高能耗效率,该基站的覆盖半径 'R' 应设置为()km。 {{ select(38) }}
- 6
- 3
- 4
- 2
39、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管理中,当5G基站的用户信令处理进程因内存不足触发页面置换时,最可能被置换出去的页面是() {{ select(39) }}
- 属于操作系统内核的页面
- 上次访问时间超过30分钟的页面
- 正在被写入磁盘的页面
- 最近1小时内频繁访问的页面
40、云资源池在为 5G 基站提供算力支持时,操作系统通过()技术实现不同基站任务的内存隔离 {{ select(40) }}
- 总线仲裁
- 磁盘阵列
- 缓存机制
- 虚拟内存
41、某5G基站核心网设备平均每分钟收到 1.5 次“用户信令“切换请求,请求的发生遵循泊松分布。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,该设备恰好收到 2 次切换请求的概率约是()。(提示: e−1.5≈0.223 ) {{ multiselect(41) }}
- 0.558
- 0.251
- 0.334
- 0.125
42、某区域内用户的信令数据 X 是一个2×1的列向量。为了进行加密和路由,数据需要经过两个处理节点。第一个节点用矩阵 $A=\left[\begin{array}{ll}2 & 1 \\1 & 1\end{array}\right]$进行变换,第二个节点用矩阵 $B=\left[\begin{array}{ll}1 & -1 \\0 & 1\end{array}\right]$进行变换。一个用户信令 X=[105] 经过两个节点连续处理后(即计算 B·A·X),得到的新数据向量是()。 {{ multiselect(42) }}
- [520]
- [1015]
- [205]
- [1510]
43、某光模块的测试程序中,需要重复执行 10 次数据发送操作,以下循环语句能实现该功能的是() {{ multiselect(43) }}
- do (send_data ();i++;} while (i<10);
- for (int i=1:i<=10;i++)(send_data ();)
- while (int i=0;i<10;i++) {send_data ();}
- for (int i=0;i<10) {send_data ();i++;}
44、某用户信令的加密程序中,使用递归函数计算密钥的哈希值,以下关于递归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() {{ multiselect(44) }}
- 递归函数的执行效率通常高于非递归实现
- 递归调用过程中,每次调用都会创建新的栈帧
- 所有递归函数都可以转换为等价的非递归函数(如使用循环和栈)
- 递归函数必须有递归终止条件,否则会导致栈溢出
45、用户信令在5G核心网中传输时,需根据“源IP地址+目的IP地址”快速查找对应的路由规则(如转发到哪个基站或服务器)。这种场景下最常用的数据结构是() {{ multiselect(45) }}
- 邻接矩阵
- 平衡二叉搜索树
- 哈希表
- 有序数组
46、在 5G 基站的功率控制函数中,以下函数定义能正确返回功率调整值(int 类型)的是()
{{ multiselect(46) }}
- int adjust_power () { int p; return p+5; }
- int adjust_power (int p) { int res=p+5; }
- int adjust_power (int p) { return p>50 ? 0 : 5; }
- void adjust_power (int p) { return p+5; }
47、一条用户信令包在云资源池单次成功处理的概率为0.9,且两次尝试独立。若最多重试一次(共两次),至少一次成功的概率为()。
{{ multiselect(47) }}
- 1.00
- 0.90
- 0.99
- 0.81
48、某光模块在传输数据时,其信噪比 'S(t)' 会随着时间 't' 的推移而趋于一个稳定值。其关系式为 'S(t)=(2t+3)/(t+1)'。随着时间 't→∞',该光模块的信噪比极限值为()。
{{ multiselect(48) }}
- 3
- 1
- 2
- 0
49、对5G基站一云资源池链路的两维状态矩阵 $B=\left[\begin{array}{cc}0 & 1 \\-2 & 3\end{array}\right]$ (由光模块估计),其特征值为()
{{ multiselect(49) }}
- -1与1
- 1与2
- 2与4
- 3与-2
50、云资源池需解用户信令配额线性方程组(来自5G基站光模块统计): $\left\{\begin{array}{l}3 x-y=7 \\x+y=5\end{array}\right.$ ,则 (x,y) 为()
{{ multiselect(50) }}
- (5,0)
- (3,2)
- (4,1)
- (2,3)










2025年7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.2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.3%,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.2收起个和0.4个百分点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.6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.5%。1到7月平均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.9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.2%。7月份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.3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.20个百分点。其中,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4.0%,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.4%,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.1%。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.6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42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价格下降1.8%,衣着价格下降0.1%,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.6%,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.5%。
7月份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.2%,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17个百分点。其中,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.2%,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.1%,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.3%。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2%,影响工业
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.06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价格持平,衣着价格下降0.1%,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.2%,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.6%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,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1.4%,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.7%,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.6%,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.5%,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.1%;农副产品类价格持平;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.7%。